![]() |
![]() |
體育用品行業(yè)的渠道之爭再生變局。不久前,曾規(guī)劃在國內開100家體育用品大賣場的國美體育遭遇了“滑鐵盧”,面臨僅開業(yè)兩家且全部關店的結局。除了企業(yè)內部分歧,國美體育關店是否意味著體育用品大賣場模式的失敗,成為業(yè)內探討的焦點。
一場失敗的自我復制
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起家的國美電器,借助當初家電制造業(yè)“賒銷”的方式,后通過延遲貨款結算、批量優(yōu)惠等方式,發(fā)展成了類金融的連鎖擴張經營模式,并迅速發(fā)展壯大。
國美體育的經營模式則與國美電器異曲同工,即國美體育僅是一個大賣場,由供應商來決定產品的價格與促銷手段。然而,這一場自我復制并不成功。
“原因在于體育用品行業(yè)和家電行業(yè)的市場情況并不一樣!比A僑大學市場營銷系主任楊樹青教授稱,“體育用品企業(yè)大多有自己的專賣店,是否加入大賣場對品牌的意義并不大!睋私猓瑖鴥润w育用品廠商和加盟商自建的專賣店約占市場份額的60%-70%,而通過專業(yè)市場實現體育用品銷售的市場份額不足30%。
大賣場模式并無過錯
不過,在不少業(yè)內人士的眼中,國美體育關店,并不意味著大賣場模式在體育用品領域無法操作。
“大賣場模式本身并無過錯,甚至可以成為解決不少體育品牌目前渠道擴張乏力,單店利潤下滑的突圍之道!睏顦淝啾硎,目前不少泉州品牌,包括安踏、特步等,也都面臨自建渠道成本過高的問題,由于租金、人工等費用持續(xù)增加,不少品牌專賣店處于非盈利狀態(tài),這些品牌商也在探索如何降低渠道成本,提升利潤。
實際上,在體育用品行業(yè),大賣場模式、包括綜合性的超級市場在國外是比較常見的,如歐洲的迪卡儂和美國的Footlocker,就是典型的零售商品牌。
“不過,大賣場模式要想成功,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:一是能否給消費者帶來切實的好處,比如購物體驗、價格是否優(yōu)惠;二是能否給品牌商、經銷商帶來好處,幫助他們降低渠道成本,擴大品牌影響力!睏顦淝喾Q。
轉型自有品牌零售商
從國際市場來看,零售商品牌的崛起已經成為近20年來體育用品市場的一個顯著特征,這些零售商通過強有力的零售和終端,以滿足大眾化需求的市場,其成長速度已遠遠超過了一些知名的體育品牌。比如,在美國市場,Footlocker的銷售額就超過了耐克和阿迪達斯。
業(yè)內人士分析,體育用品的消費群體是典型的“金字塔結構”,專業(yè)級玩家很少,主流顧客在消費時更看重價格。因此,“一個能夠提供最充分選擇,和最低廉價格的購物場所就顯得必要!
據了解,歐洲的迪卡儂作為全運動系列的商場,就涵蓋了18個運動品牌、65項運動、35000多種產品,其中90%為自有品牌,由于囊括了體育用品產業(yè)鏈的全部環(huán)節(jié),從設計、原材料采購、生產、物流,到最終的零售,迪卡儂也具備了比市場同類產品低20%的價格優(yōu)勢。
“泉州體育品牌,諸如安踏、特步、361°等,從制造商品牌起步,在設計、原材料采購、生產等環(huán)節(jié)已經具備了優(yōu)勢,接下來,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提升、銷售規(guī)模的擴大,也可以借鑒國外零售企業(yè)的經驗,向自有品牌零售商轉型!睏顦淝喾Q。
“一方面提升直營店占比,另一方面通過貼牌、并購、產業(yè)聯合等方式豐富產品線,最終將制造品牌的優(yōu)勢轉嫁到零售品牌上!睒I(yè)內人士分析,通過產業(yè)鏈向下延伸,向自有品牌零售商轉型,還可以幫助企業(yè)獲得更多的市場主導權和原本讓給代理商的利潤。
![]() |
![]() |